(原标题:谈红利策略:短期可能失效,但长期依然有效)
近两周来,市场风格转变,原本风头无二的红利策略突然表现平平,短期未能延续相对大盘优势。很多投资者对红利策略的信心随之开始动摇,市场上出现不少关于红利策略能否继续有效的探讨。
红利无疑是A股近3年最好的赛道之一,为何红利相关指数近期出现集体回调?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红利策略在不同市场风格下的有效性?
红利策略为何短期会落后?
短周期行情波动,可以简单的归因于板块轮动。3月11日红利资产冲顶回调以来,涨幅居前的是汽车、电力设备等板块(申万一级);而高股息个股主要集中于银行、煤炭、石油石化等行业,上述板块在此周期均出现了短线调整,分别下跌2.47%、2.65%和7.47%。
在其拖累下,红利策略自然表现不佳,截至今日(3月19日)收盘,标普红利ETF(562060)持续震荡,场内价格累计回调3.53%。
长期依然有效
在短周期内,高股息资产也许存在阶段跑输的情况,但是拉长时间看的话,红利策略不仅跑赢了大盘,而且还取得了明显的超额收益。
将目光聚焦在年内,红利策略优势明显。截至3月15日收盘,标普红利ETF(562060)标的指数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全收益指数(成份股分红再投资)区间累计上涨7.24%,同期上证指数和沪深300全收益指数分别累计上涨2.69%和4.05%。
时间拉长至长期,2005年以来,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全收益指数累计涨幅2125.46%,大幅跑赢沪深300全收益(396.53%)近1729个百分点!
分年度看(2005年以来),标普A股红利指数也有过短期跑输大盘指数的年份(如2006年、2012年等),但整体胜率高达75%,并且在2007、2009、2014等沪深300表现较强的年份,红利策略仍然取得了明显的超额收益。
长期有效性靠什么?
要正确的理解“策略可能短期会失效,但是长期依然是有效的”这句话,我们还需要回到其定义本身。Smart Beta策略指数由于是通过对成份股或权重的优化,以增加在特定因子上的暴露,来获取该因子带来的Alpha收益。具体到红利策略,则是尽可能最大化在股息率因子上面的暴露。当因子与市场风格偏离时,Smart Beta策略可能发生短期内跑输的情形。但是拉长时间来看,由于股息率因子的持续有效,使其底层资产永远具备低估值和长期稳健的盈利能力、盈利质量(参照下图公式),依靠优质的基本面与合理的估值,红利资产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均有较大概率取得Alpha超额收益。
还有哪些因素值得关注?
低利率环境持续
红利策略在低利率环境往往具备更高的配置价值。一方面是由于利率下行时高股息率的股票收益率相对偏高,另一方面是由于红利策略的收益来源于股息这一相对确定的现金流,这使得红利指数产品具有“类固收”的性质,机构投资者在低利率环境下倾向于利用这类产品替代固收产品以提高收益。
截至2月29日,我国10年期无风险利率为2.34%,同期标普A股红利指数股息率高达7.2%。在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的宏观背景下,低利率有望持续,为红利策略的持续走强提供了支撑。
政策鼓励加强分红
政策强力引导下, 2023年度A股分红总额达到2.0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3月重要会议最新指示鼓励A股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红 对不分红公司采取限制减持等措施,3月15日证监会再发文强调,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和加强投资者保护,预计加大上市公司
分红举措将会进一步推广。
好的策略总能跑赢市场那么一点点,长期累计会跑赢市场很多,对于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坚持和耐心。除了在市场研究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之外,更多的还要与人性之中的贪婪和恐惧作斗争,最好的方式就是离市场远一点,并拉长投资周期,选择与时间做朋友,才能够享受到“时间的玫瑰”。
公开资料显示,标普红利ETF(562060)被动跟踪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指数(CSPSADRP),其通过股息率构建一篮子股票组合,底层资产具备低估值和长期稳健的盈利能力与盈利质量,能够跨越周期,具备良好的中长期投资价值。Wind数据显示,2005年至2023年的19年中,标普A股红利全收益指数的累计收益率高达1975.17%,年化收益率近18%。
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标普道琼斯指数、Wind、华宝基金等。指数历史业绩根据该指数成份股结构模拟回测而来。指数成份股可能会发生变化,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
风险提示:标普红利ETF被动跟踪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指数(CSPSADRP),该指数基日为2004.6.18,发布日期为2008.9.11,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基金管理人评估的本基金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适宜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