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躺平的房企,屈指可数。如今又倒下一家——雅居乐。
没错,之前坚持“真还传”的雅居乐,发布内幕消息称“无力偿还境外债务的利息”。
昔日千亿巨头雅居乐,终究倒在了黎明前。
债务暴雷后,雅居乐今日股价一度跌超17%,股价仅6毛港元。
而雅居乐的市值仅剩30亿港元。
实际上不止雅居乐,最近暴雷的千亿房企,还有中骏集团。
而“老大哥”万科,今年也出现危机。
房地产陷入债务危机以来,已经出现三段明显的暴雷潮:
分别是2021年中,恒大倒下为信号,一批民企出现危机;
2022年中,碧桂园境外债务“躺平”,民营房企纷纷开启境外债务重组;
2024年,剩余的几家未暴雷的民企,终究还是选择官宣债务“躺平”。
民营房企,接下来就拼谁能最先脱离苦海了。
“真还传”到“无力偿债”
没有奇迹,雅居乐终于还是承认了债务暴雷。
事关雅居乐一笔4.83亿的美元债,利率6.05%,将于2025年到期。
但到了半年付息节点,且过了宽限期后,雅居乐仍没钱付。
千万利息都付不上了,资金压力,可以说是撑到了临界点。
雅居乐宣布,将对境外债务指定全面管理方案,寻求境外债务整体性解决方案。
换言之,接下来的美元债都可能不再支付本息,雅居乐也要启动境外债务重组。
问题是,雅居乐还剩多少境外债?整体债务情况如何?
首先,雅居乐目前存续的境外债有9笔,除了4笔永续债外,还剩5笔美元票据面临债务到期压力。
从5笔美元票据来看,本金余额加总41.65亿美元,均于明年及后年到期。
其次,截至2023年底,雅居乐整体有息负债为535.54亿,未包含128亿的永续债。
和上一年相比,雅居乐的有息负债规模少了59.32亿。
降负债是降了,但不多。雅居乐整体债务水平仍然较高,银行借款、美元债(优先票据)占据大头。并且,雅居乐的有息债务利率不低,分别为8.12%及5.91%,而利率最高的可交换债券达到13.9%。
以前,民营房企为了融资不惜借贵钱。
高利率在房地产业高歌猛进的年代还行得通,但放到现在,就是致命的毒瘤。
就像它在公告中提到的:
即使面对房地产行业的困境与融资及再融资愈趋困难所带来的流动性压力,雅居乐一直履行偿债义务。
确实够努力的了:甩卖资产、降价卖房、裁员自救,但口袋的子弹,所剩不多。
剔除受限制的部分,雅居乐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6.37亿,而一年内到期的有息债务,却高达258.7亿。
短期债务是现金的3倍,压力巨大。
消失的“千亿房企”
是什么,最终压垮雅居乐。
2019年,雅居乐销售额跨过千亿门槛,成为华南千亿房企的一员。
只可惜好日子不长,千亿房企的名号仅维持3年,2022年,雅居乐销售额断崖式下滑。
2024年4月,雅居乐卖房12亿,前四月累计卖房66亿。
有多恐怖?对比前几年,就很夸张了:
2023年前四月,累计卖房205亿;
2022年前四月,累计卖房251亿;
2021年前四月,累计卖房508亿。
没了千亿光环,雅居乐的账面也出现大幅亏损,收入下滑,连续两年净亏损超出百亿。
2022年,雅居乐净亏损133.73亿,2023年净亏损127.77亿。
而如今,规模较大的民营上市房企,债务还未暴雷的,只剩龙湖和新城。
房企降负债的过程,是痛苦的,尤其是伴随着楼市遇冷。
比起2021年的巅峰时候,千亿房企,已经消失了27家。
如今,暴雷房企已经不会被妖魔化。
毕竟,成绩好的,够努力的学生,也都撑不住了。
时代洪流下,大家只是随波逐流罢了。
地产的洗牌,何时才会结束?